广告与科技,看似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却在互联网发展飞速的今天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化学反应,二者相互协作,一起推动了广告行业的发展与蓬勃。
传统广告人与非传统广告人这两个词近年来被更多的使用在广告设计人身上,用来区别以纸媒为主的线下传统广告人与以多媒体为主的新时代广告人。
那么,什么是传统,什么是非传统呢?
从字面来理解,所谓的传统便是有着丰富经验却带有一丝陈旧的味道;而非传统,则好像就是为了颠覆传统而存在的,它多带给人一种新奇、刺激好玩的体验感受。传统与非传统不是两个矛盾的对立体,而是以相辅相成的递进关系所存在的。二者的出发点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将广告做好。
那么随着科技越来越频繁的介入到广告中,我们不得不思考,作为传统广告人也好,或是非传统广告人也罢,怎么做才能适应未来广告市场的发展,才能搞定消费者,为客户创造预期的广告价值体现。
从下面的几张概念海报我们一一分析,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广告人,如何才能在广告界“适者生存”的不变法则下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传统广告不会消亡,但传统广告人会!”

如果说现在的广告能够传播的如此精准,其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技术的融入于支持,让广告更加的具有趣味性。传统广告就像一位有着深厚阅历的诗人,受众可以从字里行间捕捉到时而质朴时而高雅的艺术熏陶,但是如果你仅仅只是一位传统的广告人,那么终有一天你会脱离市场,脱离客户。
补救方法:将传统与非传统相结合,取长补短,在加上技术的运用,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与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做得越久的广告人,越不会做广告。”

你会发现好的广告设计有时候并不是都来自于广告人的创意,他还需要借助外界的技术工具来帮助实现,广告人做的越久,就需要不断去学习更多的技术,来弥补创意中偶尔所遇到的难题。
补救方法:你可以不精通每一种技术,但是绝不要放弃对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好的创意有时候也需要技术来弥补缺陷的不足。
“有些创意你永远想不到,因为有些科技你还不知道”

为什么非传统广告人总能带给我们新奇逗趣的广告设计,因为他们懂得运用互联网技术,有些效果可能单纯靠平面设计无法实现创意的最终目的,但是技术却可以以另一种方式解决广告的呈现问题。
补救方法:技术已经不再是好广告的辅助工具,它将慢慢成为好广告的主导者,与创意一起擦碰出更多闪亮的火花,不管是传统广告人还是非传统广告人都要去适应这一现象,并善加利用技术来帮助自己成就更好的广告设计。
“不是没有人愿意做广告,而是没有人愿意做没人看的广告!”

作为广告人,有时自己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广告,客户并不买账,甚至是连看都懒的看,这时候如果可以运用技术让广告“活”起来,让其更加的炫目夺人,变成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最好工具。
补救方法:从传统到非传统,在变的不只是只有广告人,还有客户,为了能够更好的迎合客户的需求与喜好,作为广告人要学会用技术去表现创意,而不是一味的守旧。
“没有传统的广告人,只有传统的广告思维”

作为一个合格的广告人,不管广告的传播媒介、流行趋势如何发生变化,请始终保持创意的神韵,不管广告的表现形式如何改变,都能轻松应对,应为创意的“神”始终都在。
补救方法:不管是传统还是非传统广告人,一定要保持广告创意的“神”不变,环境在变,广告的传播介质在变,但是只要保持广告的思维鲜活,那么便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不是甲方变心了,而是游戏规则变了!”

不得不说由于地域的差异与发展脚步的不同,客户的需求始终紧跟时代的发展在发生变化,有些小公司可能会因为地域的限制,对最新的广告技术并不熟悉,可是市场需要这样的广告,这时拥有了技术变留住了客户。
补救方法:不论你的公司身处何处,不管你的广告创意有多牛,请注意迎合时代的需要,活用技术去迎合市场满足客户,想要留住客户,除了要有好创意,还要有可以留住客户的技术。
“不是年轻人抢了你的饭碗,而是旧的饭碗已经没有饭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袭来,传统广告的市场正在削弱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已经渐渐从主导地位退居二线。而技术含量高的广告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非传统广告人则渐渐取代了传统广告人在广告界的地位,传统广告人想要不被时代所淘汰,转型势在必行。
补救方法:非传统广告人正在逐渐攻城略地的占领传统广告人的领地,传统广告人想要不被时代所淘汰,就需要实现自我转型,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做不好的饭,只有做不好饭的厨子”,快速适应并灵活改变,才能帮助你立于不败之地。
“创意越来越不值钱?因为你的创新越来越有限!”

这句话说的就是现下所有传统广告人所面临的困局,一方面是纸媒时代已经过去,平面广告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诉求与打动消费者;一方面是大量的html5互动性广告受热捧。
补救方法:单凭平软广告已经不能为广告人带来更多的利益,互联网广告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技术的加入实现了广告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未来的广告创意是否成功将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应用技术的不同。
“技术不再是创意的辅臣,他已经成了创意本尊。”

这句有着很浓挑衅意味的话却是当下广告发展趋势的不争事实,越来越多成功的广告设计都建立在运用了技术,使之传播介质发生改变,所得到的效果则出人意料的好。技术已经逐渐在广告设计中处于主导地位,我们不愿承认,但是却不得不接受。
那么作为设计公司,未来的出路又在哪里,在坚持做设计的同时,怎么更快适应新的发展趋势,留住客户实现自身的成功转型,这值得很多小广告的领导人思考。
设计公司需要技术性人才的加入
现在的很多小设计公司都有这样的困惑,平面设计做的再好,但是客户并不是都会买账,越来越难应付的甲方与越来越高的用人成本与越来越低的企业营收,是每家小公司都在遭遇的情况。
甲方的需求越来越挑剔,引进技术性人才是未来设计公司改变的必经之路,技术人才的引进能够促进设计公司的发展,拓宽设计公司的设计覆盖面,帮助设计公司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
平软广告与互联网广告齐头并进,双管齐下助发展
传统纸媒会渐渐削弱市场占有份额,但是并不意味着就会消失,4A设计公司,知名的只有那么几家,垄断了绝大部分的品牌市场占有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的设计公司就没有竞争优势。有自己的特点及竞争优势,还是可以留住很多的中小型客户,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跻身4A公司行列,但是如果在开拓出互联网广告领域,那么则会加强小设计公司的竞争优势,前提是项目就有可行性,设计公司能够顺利的落地实施。
做产品是不是设计公司的出路?
很多和虔城一样的设计公司在不知不觉间都已成功转型为多元化企业,有自己的线上品牌店或是线下体验店或是直接跨行做产品设计生产,那么设计公司转行做产品是否可行。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设计公司本身手上就有大量的资源与供应商,所以不用担心产品的生产与运输,其次先天的设计优势,能够更完整的为产品进行量体裁衣的品牌理念打造及落地运营方案规划,所以设计公司转型做产品是最没有难度及门槛最低的一种转型,易于成功。
设计公司跨行转型是否可行?
其实跨行转型对设计公司来说是风险较大的一种模式,因为首先涉及的领域是自己所不熟知的,其次需要投入的资金与人力成本相对较高,对于首次尝试多元化业务领域拓展的设计公司需要慎重再慎重,因为你的知名度没有大企业大,你的资源也没有大企业广,所以跨行转型是一件风险极高的尝试,如果设计公司真的有意尝试跨行转型,请在此之前寻找一位职业经理人帮助其掌舵,这样会加大成功的概率。
互联网时代,设计公司如果不改变现状,那么今后的发展道路终将越走越窄,直至灭亡。改变包含的内容很广,包括格局的改变、新技术的学习融入、人才的引进、转型方向的定立等等,不要盲目跟风,什么火做什么,而是要有长远眼光,借助互联网优势,最终实现做什么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