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老板发了条微信给我,并告诉小虔好好看看,领悟下作者想要向我们传达写什么,另外在结合文章看看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弊端,应该怎么突破困局,寻求发展。大胆的说,大胆的写,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心里不禁暗暗叫苦,这样真的可以吗?光说好的,不免有溜须拍马的意图;说差的,老板不会来个秋后算账吧?苦苦脸,我只能一边硬着头皮说好,一边默默的拿出手机把那篇文章看了又看,于是便有了现在的这篇文章。
也许这连文章也不能算,顶多也就是个读后感外加个人片面的领悟与理解,好了废话完了,我们直接切入正文。

引文:
一条微信引发的血案,凡客品牌的倒下,给多少准备创业、正在创业路上或是中小型品牌公司敲了一记警钟。企业要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扩张、成功所需要的“基石”很多,它来自多方面,只有紧密的配合好,利用好,才有可能会成功。
凡客,一个曾经创造被大众争相模仿神话的企业,一个曾经拥有5000多名员工的大型企业,数年间从一步步减少人员至300人,到现在衬衫品牌核心业务的负责成员只有7个人,于凡客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企业架构重组。这次的重创于凡客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也是铸就今天凡客成功的关键所在。于创业型、中小企业也是一次很好的经验学习,那么创业型、中小企业到底存在哪些问题,他们又是如何阻碍企业的发展与成功,面临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企业又该如何突破?这值得所有的企业负责人深思。
创业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窘境有哪些?
1、发展方向不明确,虎头蛇尾式企业经营模式
2、“庙小请不来大佛”,小喽罗难挑大梁
3、是专注某一领域发展,还是多元化扩张、抑或是转型
4、资金、人才、资源+好项目都有,为什么还是不成功
5、想做大做强,但是为什么越做越倒退或是止步不前
以虔城设计公司来举例,它创办于2004年,发展至今已有十一年的历史了。但是这十一年它只是从一个个体工商户发展成私企小公司,人员永远维持在10人左右,模式则是一个老板领着一帮小菜鸟打天下。
那么这十多年里虔城的老板没有想过扩张、跨界、转型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所有的尝试最终不是石沉大海就是失败告终。
虔城的失败是有原因的,项目缺乏特色,营销不到位、缺乏资金投入、缺乏项目组织领导人、盲目跟风,扩张态度不够端正、发展目光短浅,没有长线战略计划等。
虔城一直游走在平面设计领域,但是一旦脱离了平面设计,却步步维艰,很难有大作为。但是传统的设计公司已经很难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脚步。不变则死,变则通,通则明。
虔城经过了多次变革也陷入了迷茫,怎么变、如何变、变的利与弊,缺人、少钱、缺项目、这些都是虔城所面临的问题。
这可能是所有小企业及创业型公司都存在的问题。因为资金的问题小企业往往招不起高薪技术人才,这就降低了整体公司的专业水平,其次就是没钱营销,不管是广告投放还是营销人员,在小企业中是不存在的。老板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比比皆是,为了节省开支,小企业会尽量缩减一切运营成本,包括营销费用、员工工资、福利待遇等,这些都造成了企业软、硬件设施的落后,人才难招、员工流失严重,接不到大项目。
成本需要控制,但是长线投资一定要有,短期就见收益的除了股市,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每年全国有无数的小企业在诞生,同时也伴随着无数的小企业关门大吉。
那么由凡客倒下的事件来看,又可以引起我们以下的几点思考:
1、扩张(转型)对于创业型、中小企业是曙光还是灭亡?
2、小企业要扩张(转型)需要先做到哪几点?
3、小企业的出路在哪?
1、扩张(转型)对于创业型、中小企业是曙光还是灭亡?
扩张(转型)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中小型企业,但是不适合创业型公司。扩张(转型)于小企业来说是不是曙光,需要看企业是否具备扩张(转型)的资格及条件,并且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否有利,扩张(转型)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企业本身做好准备,不盲目转型于企业是曙光,跟风大跃进式扩张(转型)只会加速企业灭亡。
2、小企业要扩张(转型)需要先做到哪几点?
a、不轻易跟风,端正扩张(转型)的态度
b、切记谨慎对待,注重扩张(转型)的方式、方法;
c、确立转型(扩张)的最终目的;
d、扩张(转型)要注意做口碑
既然决定开公司创业,没有人愿意一辈子小打小闹。但是我想问下各位小公司的管理者,你们中谁正真了解贵公司旗下的产品特点及服务优势,你们有谁在使用、研究自家的产品或是服务;纵观那些成功的知名企业,他们的管理者都在使用自家的产品,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消费者去体验自己企业的产品,不仅他们自己使用,他们还会鼓励公司的员工使用,有些更会把使用自己公司产品的要求写入员工手册里。
小企业扩张(转型)都切记盲目跟风,避免火什么做什么,而是要做什么火什么,永远走在时代发展的前端去扩张(转型)才有可能成功。在人员扩张上面主张需求扩张,拒绝盲目扩张,人多并非就力量大,按需扩张。
专注才能打造极致,要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市面上的手机品牌那么多,为什么苹果可以做的那么成功,把每一次的转型当作是一次重生,用心打造极致。说一千次不如踏实的做一次,多从用户的角度思考品牌,而不是一个经营者。扩张(转型)不是空喊口号欺骗受众,注重做口碑。
高端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有自身鲜明个性特点的一定会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把自己当作一个消费者,亲身参与,了解方能发现弊端,注重品质与细节,一样可以成功。
为什么中国的品牌做强大的没有几个,但是国外的品牌却容易成功,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态度问题。中国人总把问题产品的留给国人,把最好的销往海外,本土的用户都留不住,怎么又能指望它能成功。所以小企业想要扩张(转型)除了要有好的项目与人员配置,更需要有一个端正、严谨的态度,会做与了解是最好不过,不会做但是一定要了解,连了解都做不到,那么小虔建议你也不要谈转型了,因为这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
鉴于小虔并不是职业经理人,所以谈企业扩张(转型)真的只能呵呵了,就到这里吧。